春節將至,楓度帶您了解關于“過年”的小知識!
春節將至,楓度散熱器帶您了解關于“過年”的小知識!
春節時間
春節的時間(農歷正月初一)在公歷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間游動。“最早的春節”(如1966年的1月21日)和“最遲的春節”(如1985年的2月20日)相差整一個月。根據歷法計算,如果農歷不進行人為調整的話,2319年2月21日將迎來“史上最晚春節”,此前春節最遲出現在公歷2月20日,為1920年和1985年。
立春節點
干支紀年法,以立春為歲首,交節日為月首。“立春”是依據黃道推算出來的,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時為立春節點,即太陽到達黃經315°時。立,是“開始”之意;春,代表著溫暖、生長。上古歷法“立春”分界(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達10攝氏度以上算入春)的基準線,位于今廣西桂林到江西贛州一線;當節氣“立春”時,那一線以南的地區已有春的氣息了。但我國93%的陸地面積上都還是冬,到黑龍江,往往是在谷雨立夏時才入春。“立”對于很多地區來講只是一種參考意義。立春,陰陽轉化、陰退陽升、生氣始發、萬物復蘇,一元復始,新的一個輪回從此開始了。立春的節氣特點為節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條件。古人對歲首很重視,立春要拜祭春神、太歲,敬天法祖,由此產生了辭舊布新、迎春祈福等一系列祭祝祈年文化活動。
閏春節
閏春節,又稱閏正月,從公元1645年使用歷理置閏制開始,到公元2800年的1155年里,農歷閏正月只發生6次,非常罕見,其年份分別是1651、2262、2357、2520、2539、2634 。 [23]
閏春節的過法
如果一年有閏正月,原則上春節是過第一個正月的,到了閏正月的時候則不過節。當然,也有少數地區過完第一個正月的春節以后,到了閏正月的時候也過閏正月的春節,因為閏正月也叫正月,所以也把閏正月的初一也看做春節來過。
“雙立春”與“無春年”
所謂“無春”年是指在農歷的一年中沒有立春之日。節氣是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規律制定的,地球公轉一周為黃經360度,計365.2422天,當地球到達黃經零度時定為春分,而后每運行15度有一個節氣,共有二十四節氣。與陽歷不同的是,陰歷是按照月亮圓缺變化周期安排的,每個月平均為29.5306天,1年12個月,有354.3672天,比陽歷的年少11天左右。
為了協調陽歷與陰歷之間的天數,于是產生了陰陽歷,即現行的農歷,采用的方法是“19年7閏”法,即在19個農歷年中加上7個閏月。農歷閏年因為多了個閏月,因此一年有383天-385天,而農歷平年一般有353天-355天,故閏年有25個節氣,平年有23個或24個節氣。
因為立春在歲尾或歲首,所以經常出現立春節氣跑到了上一年的歲尾或跨到了下一年的歲首,這樣就出現了“無春”或“兩頭春”的現象。“雙立春”與“無春年”是由于陰陽歷轉換造成的。不管兩個立春日還是沒有立春日,都只是正常的歷法變化,與吉兇禍福無關。
新的一年開始,祝好事接二連三,心情四季如春,生活五顏六色、七彩繽紛,偶爾“八”點小財,煩惱拋到九霄云外,請接受我十心十意的祝福:新年快樂!
【信息來源】:暖氣片知名品牌 http://www.fdsrq.com